11月18—19日,由國內領先的資料智慧產業媒體DOIT主辦的“2020中國資料與存儲峰會”在北京舉行。會議以“新數智·新未來”為主題,特邀中國工程院鄭緯民院士以及中國電子學會、中國電腦學會存儲專委會、SNIA等單位的嘉賓,與領先供應商、典型企業使用者代表,探討新資料時代存儲技術發展趨勢,分享數位化轉型成果,共話智慧未來。
新一代的全棧式雲管理服務提供者富通雲騰受邀參會,富通雲騰企業雲盤產品總監李建軍先生在第二存儲與資料管理論壇上發表了“應用融合的‘橋樑’非關鍵業務資料管理最佳實踐”的主題演講。
探討新資料時代存儲技術發展趨勢
伴隨5G、AI、物聯網等新型應用場景不斷豐富,海量資料存儲和創新需求與日俱增。什麼樣的存儲是您最合適的需要?是存儲陣列,還是分散式存儲?是高端存儲,還是全快閃記憶體陣列?如何使用以Optane為代表SCM技術?區塊鏈和存儲碰撞出怎樣的火花?資料基礎設施如何滿足雲原生化應用的業務需求?
基於這些背景,本次峰會舉行了首日的主論壇和第二天線上/線下11場並行論壇,總計百餘場演講,薈萃了當今資料存儲領域技術和應用發展最新變化。其中線下論壇涵蓋存儲系統創新、Storage for AI、新基建與數位化、全快閃記憶體存儲、區塊鏈與資料存儲、NVMe SSD應用、超融合應用、第二存儲與資料管理等領域。
剖析非關鍵業務資料管理之道
IDC在《Data Age 2025》的報告中預測,從2018年到2025年,全球資料將從33ZB急速增長到175ZB,其中非結構化資料占比將超過80%。分散式存儲憑藉高擴展性和易管理能力,成為承載海量資料的重要選擇,Gartner 2019年新定義的第二存儲陣列,更是專門強調形態上必須是Scale Out的。隨著企業經營向數位化方向轉型,傳統的應用模式(資料庫+存儲)如何轉型,需要應用創新和變革。分散式存儲解決了海量資料的存儲問題,而企業應明確如何解決資料管理、資料安全與合規等問題。
演講伊始,李建軍先生首先介紹了資料在企業運行過程中的表現形式:
· 以溝通為中心:郵件、即時通信工具;即時或延遲消息;早期介入較多、中後期逐漸轉移平臺
· 以人為中心:文檔、文件等智力成果文件;對共用、協同、安全、搜索及流程有比較靈活的需求
· 以業務為中心:ERP、CRM、供應鏈;主要面向結構化資料;需求有較強的針對性,不同企業不同部門會有不同的需求
他指出,企業中以溝通為中心和以人為中心的這些非關鍵業務資料,往往是分散存儲在應用、檔案伺服器中,容易形成資料孤島。隨著第二存儲的應用發展,這些非結構化、非關鍵性的資料如何能夠存到分散式存儲以及物件存儲當中,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李建軍表示,當前傳統的塊、檔存儲市場份額在下降、分散式存儲市場份額在激增;第二存儲的應用場景在不斷擴大,包括檔存儲、資料保護、備份延展到資料管理、共用、分析以及資料安全等;協定互通、EC、重刪壓縮、高密、全閃、內置搜尋引擎等技術達成極致效率是分散式存儲的核心競爭力;軟硬體深度配合,雲上雲下協同,實現極致性能和智慧管理成為分散式存儲發展的重要趨勢。
通過分享金融、製造、醫療等行業非關鍵業務資料管理的典型案例,李建軍先生提出非關鍵業務資料管理的技術關鍵點及發展方向:
· 存儲:海量資料的存儲;跨區域資料統一視圖;資料冗災成本低
· 共用:資料隨時獲取;共用協同;多種終端
· 分析:資料分類;數據預處理;資料採擷
· 安全:資料加密;數據合規
最後,李建軍先生總結了非關鍵業務資料管理之道:應用與資料分離,構建應用融合的“橋樑”,圍繞分散式存儲構建新的應用生態,提升非關鍵業務資料的價值。
富通雲騰針對企業非結構化資料管理、資料共用、資料存取控制、資料搜索的諸多難題,給出了一整套解決方案,滿足客戶對資料高可用、彈性擴展等關鍵需求,為客戶提供安全可靠、經濟易用、低TCO的企業級資料管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