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先人工智慧實驗室
日前,富通AI Lab正式命名為“恒先人工智慧實驗室”,旨在突出富通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創新性和領先性。
恒先人工智慧實驗室由中國著名的古文字學家、商周秦漢考古專家,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董珊教授命名並書寫:
01命名“恒先”之來源
據悉,《恒先》是1994年發現的一篇首尾完整的戰國道家古佚書。最早由北京大學李零教授整理,現存於上海博物館,因第3簡簡背寫有“恒先”之標題,故名,是一篇勾勒宇宙生成序列的道家唯物哲學名篇。
它以“恒先”為“道”,討論了“道”“恒”“恒先”的先在性、超越性、終極性,及其與“域”“恒氣”“有”“始”的關係。道之體、道之靜為“恒”“恒先”,道之用、道之動為“域”“恒氣”。
“恒先”代表著富通以推進AI前沿技術在各領域的應用為目標,不斷整合資源、挖掘行業痛點,打造開放、合作、共贏的創新生態。
02恒先AI實驗室研究方向與組織生態
恒先人工智慧實驗室已在北京和成都建立南北雙中心,由國內知名大學博士、碩士組成AI產品研發和技術服務團隊,承接國家級、省部級重點研發計畫課題,利用產學研優勢實現創新能力,研究AI演算法,儲備行業業務模型池,並逐步擴展在各個行業的應用能力。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知識圖譜、演算法模型、OCR、NLP、神經網路、深度學習等人工智慧技術。
專家委員會
擁有來自電子科技大學、四川大學、同濟大學、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北京化工大學、江西師範大學、重慶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院校的專家學者組成的專家委員會。
加入組織
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理事單位、中國人工智慧學會智慧醫療專委會成員、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聯盟成員、貴州科學院大資料研究院北京分院成員。
生態合作
恒先人工智慧實驗室與電子科技大學電腦科學與工程學院、電子科技大學資訊與軟體學院、北京化工大學資訊科學與技術學院、同濟大學軟體學院、北京科學院計算中心、貴州科學院大資料研究院、國家心血管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天壇醫院、協和醫院、積水潭醫院、北京大學口腔醫院等機構的專家分別形成“產學研用”的生態合作。
03恒先AI實驗室落地應用
當前,恒先人工智慧實驗室在人工智慧研究與應用落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階段性成果:
· 2022冬奧會智慧醫療關鍵技術研究(科技部課題)
· 醫學知識圖譜(智慧導診、報告解讀)
· 食品營養知識圖譜(食品營養方案)
· 多目標資源求解演算法平臺(智慧排程、首都機場、華西醫院急診科)
· VTE輔助診斷模型(西京醫院)
· 基於大資料的新冠疫情動態感知(貴州省課題)
......
未來,恒先人工智慧實驗室將通過人工智慧領域頂尖人才的不斷吸納,深入開展各行業+AI的前沿技術研究,廣泛地與頂尖科研院所、行業機構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係,將研發成果與更多行業場景緊密結合,共同推動人工智慧產學研用一體化建設。